首頁 即時動態(tài) 奧博奇DDC:感知設計,構建空間共鳴

奧博奇DDC:感知設計,構建空間共鳴

來源:家居百科 時間:2025年04月14日 18:28

DDC室內設計:品牌溯源與設計哲學

“每當我進入一個空間,空間就立即進入了我?!?/p>

“建筑是一種交換。我不是在看建筑,而是在我身上找到建筑?!?/p>

—— 尤哈尼·帕拉斯瑪《肌膚之目──建筑與感官》

01 品牌溯源:從細節(jié)到整體

奧博奇室內設計(北京)有限公司(簡稱DDC),品牌萌發(fā)于30年前,其前身為“DETAILS DESIGN CONSULTANT”,并于2006年正式更名為“DOME DESIGN CONSULTANT”。

曾經英文名中首個單詞“DETAILS (細節(jié))”,代表著DDC對于設計細節(jié)與專業(yè)呈現的極致追求,如今的英文名中的“DOME”直譯為“穹頂”,既是一種建筑展現形態(tài)與建造手法,也蘊含著一種兼容并包、和諧共融世界觀。

從“DETAILS”到“DOME”,是DDC對于設計與生活的進一步深思,伴隨在設計行業(yè)的多年實踐,在注重細節(jié)的同時,更要有從整體思維出發(fā)的全局觀,從空間美學、情感體驗、商業(yè)思考、文化融合、社會責任等多方面出發(fā),挖掘設計的內在價值,以動態(tài)發(fā)展的理念,推動品牌持續(xù)生長。

DDC“成都淺深”項目

02 關于DDC:

設計是連接人與空間的橋梁

亦是表達情感與文化的載體

作為一家在商業(yè)設計領域扎根30年專業(yè)設計顧問公司,DDC面向全球商業(yè),為五星級酒店、高端會所、療愈空間、休閑康養(yǎng)、綜合文旅等商業(yè)項目提供設計服務,涵蓋設計研發(fā)、設計咨詢、策劃、產品、材料研發(fā)等板塊。

設計是連接人與空間的橋梁,是表達情感與文化的載體,因此DDC堅持設計的原創(chuàng)性,做有生命力的設計,不斷追求平衡之美,在功能與審美、傳統與當代、東方與西方、自然與人文、在地與國際之間融合共生。

在DDC看來,空間不僅是物理的維度,更是從身到心的深入感知。每一個空間都是充滿無限可能的情感互動場地,DDC將源于生命的靈感與“以人為本”的品牌精神相融合,創(chuàng)造出更具恒久價值的經典空間。



03 DDC團隊:多元融合的設計力量

DDC 擁有一支領先于設計行業(yè)前沿的多元化、國際化團隊,由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建筑師、設計師組成。團隊始終秉持著嚴謹的工作態(tài)度以及對設計的熱情,嘗試、創(chuàng)新、變革,通過與國內外頂級客戶的長期合作,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,并贏得了良好的口碑。

創(chuàng)始人&設計總監(jiān) 鄧俊生


鄧俊生1971年出生于香港,現生活在北京。大學期間在香港修讀室內設計專業(yè),畢業(yè)后曾在香港多家資深設計公司任總設計師與中國區(qū)設計代表。1994年來到北京,成為DDC前身公司DETAILS DESIGN CONSULTANT合伙人之一,期間參與并主持設計了多個重要項目,如釣魚臺國賓館、香格里拉、港府飯店等。并于2006年正式創(chuàng)辦奧博奇室內設計(DOME DESIGN CONSULTANT)。

從90年代中國設計起步階段,到如今與國際接軌蓬勃發(fā)展,鄧先生見證了商業(yè)設計發(fā)展的不同階段與樣態(tài),熟悉從整體策劃、功能分析、方案構思、工程管理,直至竣工驗收的全過程。因此,他更善于從多元融合的視角去思考設計,在空間的呈現中,以突破、創(chuàng)新的設計手法展開全面深入的理解。

多年來,鄧先生始終保持著手繪的習慣,并旅居于全世界各地,這使得他更傾向于從細微層面出發(fā),感知人與人、人與環(huán)境、人與世界之間的內在關系,創(chuàng)造與內在情感緊密相連的有溫度的作品。在持續(xù)不斷的設計實踐中,進一步探尋商業(yè)設計的人文價值。

合伙人&建筑顧問 讓·菲利浦·海茲


海茲先生生于法國的斯特拉斯堡市,并在那里學習了建筑和城市規(guī)劃專業(yè)。一直以來對注重細節(jié)的室內和工業(yè)設計充滿興趣,他的職業(yè)生涯始于在巴黎為批量生產的當代家具設計新的概念,與此同時,他完成了巴黎第十六郡高檔公寓的室內設計。1994年6月,海茲先生回到美國,開始進行上海金茂君悅大酒店的室內規(guī)劃和設計,在隨后的四年中,他與總部位于芝加哥的著名建筑設計公司--Skidmore, Owings & Merrill(SOM)合作,獨自負責該龐大酒店項目的室內設計,并致力于為這個杰出建筑創(chuàng)造最原創(chuàng)的設計概念。

在凱悅酒店項目期間,鄧俊生先生與海茲先生結識,學習與交流的過程中,二人亦師亦友,并開啟了一份長達30年之久的友誼。海茲先生目前擔任DDC特聘設計顧問,共同為客戶提供擁有國際視野與多文化背景的專業(yè)設計解決方案。

04 設計哲學:Sense of arraval感知觸達之地

然而久居城市,忙碌的生活節(jié)奏不斷擠壓身體的感知空間,如何重構人的情感需求,喚醒漸漸消失的感知力?

DDC深知設計是解決這一核心問題的途徑之一,希望所構筑的空間,回歸人的本心去進行探討,經由每個感官細胞出發(fā),展開切實的感知體驗。因此,DDC將自身對于人與空間本質的理解與實踐,提煉為從內在生發(fā)的設計哲學:“Sense of arraval”感知觸達之地。

空間敘事,開啟情緒的轉換。相較于以功能進行劃分的傳統構造,DDC更多是在創(chuàng)造一種“情緒轉換空間”,伴隨身體的移動,空間的序列緩緩展開,情緒得到治愈關照,在身心愉悅沉浸的狀態(tài)下繼續(xù)空間的探索。

以“身體”為載體,觸發(fā)完整感知覺醒。DDC回到身體感知去重新解構“人之本”,通過五感的呈現,經設計表達與展現,重建身體與生活的完整性,從而創(chuàng)造一種從身到心的連續(xù)體驗。

情感回歸,重塑“連接”。在DDC設計哲學“Sense of arraval”中,“連接”是內在關系最重要的呈現,DDC深入探索人們內心真正的需求和渴望,創(chuàng)造可以擺脫傳統身份、年齡、觀念等界限,創(chuàng)造平等、真誠、包容的空間。



05 服務理念:聆聽共創(chuàng)

蘇格拉底所言:“一幢令你的心靈游動其中的房子,融匯了回憶、預感、悔恨、猜測、確認等無數的感覺,這些感覺不斷灼燒著你,使你感受著它的存在?!痹趯臻g的塑造過程中,人們把自己的情感與理想寄寓其中,人們又從這種空間的處理和塑造方式中看到自己豐富的情感和精神。

每一位客戶背后都承載著其獨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,他們的需求、夢想和期待是激發(fā)設計靈感的源泉,也是設計的核心價值所在。

在DDC的設計旅程中,充滿著反復的思量與探究。創(chuàng)意需要彼此思維的碰撞,一個完美的項目,是DDC與客戶共同創(chuàng)作的作品。通過傾聽那些真實而動人的聲音,并將需求轉化為現實,與每位主人公一起,書寫更具生命力的空間故事。


06 設計,連接未來

30年探索,是對行業(yè)的橫向觀察,也是對人生的縱向思考。DDC始終相信、不論設計、生活還是商業(yè),“人”永遠是本質,只有從人的需求出發(fā),才能擁有源源不斷的原創(chuàng)性和生命力。

人生多樣且豐富,這種信念貫穿DDC品牌基因,以及設計的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DDC希望傳遞出一種正向的思考:每個人都有創(chuàng)造自己人生的可能性,而設計就是連接這種可能性的橋梁。

未來,DDC將在不同領域的融合碰撞間,持續(xù)展開更具人文精神和恒久價值的設計探索,以得更多創(chuàng)意的萌生,傳遞正向、熱情的設計能量。

相關知識

奧博奇DDC設計:感知觸達,創(chuàng)造人與空間的內在連接
奧博齊DDC設計哲學:感知觸達之地Sense of arraval
解決設計師發(fā)展瓶頸!全案設計如何高效落地?|「進化的力量」DDC產融論壇
「DDC名+設計師服務中心」峰會預告|一個全案設計價值進階平臺正在崛起,還在畫圖的你知道嗎...
DDC名+設計師服務中心戰(zhàn)略發(fā)布峰會
2025卓越設計青年 | 唐超奇:用時間沉淀設計溫度,將人生故事轉化為空間語言
于財富之上 品無境之道 嘉格納以生活藝術體驗向上構建價值共鳴
《空間情緒設計》新書分享會—從感知到體驗
用空間構建情節(jié),Roca蘇州設計沙龍
翁奇榮獲2020中意國際設計文化形象大使

網址: 奧博奇DDC:感知設計,構建空間共鳴 http://m.motorhomedigest.com/newsview121472.html

所屬分類:熱門推薦

推薦即時動態(tài)